走进兴安盟科右前旗居力很镇红峰村,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,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,一户户人家窗明几净,一张张笑脸幸福温馨,处处释放着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“红利”。
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。启动“党员一带二”积分制管理,由十名党员认领全村十条街道,实现网格化管理模式,做好环境卫生、邻里纠纷、婆媳关系等工作并实施村规民约积分制。按每条街道划分,整村积分,进行月评分年兑现,积分在本村商店抵现金消费使用的方式,使全村各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养成“天天做、日日做”的习惯,提升人居环境整治的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开创村级物业化管理模式。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依托人居环境优势,以净化、美化、绿化、规范化、常态化为目标,建立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覆盖全村的长效管护队伍,村内保持村容村貌保持整洁,村外承接园林绿化、土石方、畜禽粪污处理利用、金属门窗施工、运输货物打包服务、家政服务等工程。管护队伍优先聘用脱贫户、监测户人员可以提高收入,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。
多样式集中处置各类垃圾。为减少垃圾二次污染,村内不设垃圾桶,建设垃圾中转站一处,每天都有专人负责垃圾清运,垃圾进行分类处理,对有害垃圾废弃农药瓶进行回收统一处理;生活垃圾送到垃圾堆放点;建筑垃圾直接找坑洼处做填埋处理;其他垃圾可根据情况进行焚烧或粪肥发酵处理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感抓好环保工作,守护这一片“绿水青山”。
评比活动卓有成效。每季度开展“村规民约积分评比”活动,由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,村两委和街长来打分,发放流动红旗和代金券,代金券在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;结合人居环境年度会、群众代表大会、大喇叭和村务公开栏通报评比情况,让流动红旗成为各村群众的“脸面”,大幅度提升邻里乡亲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注度和参与度。